众所周知,新医改的核心内容是:解决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最近有流传出将会取消药占比考核。这一消息的传出可谓是在医疗界炸开了锅,众说纷纭。
霍尔斯了解到在2015年,国家就发布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国字头文件,《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其中药占比被明确定义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其目的是降低目前虚高的药品价格,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降低老百姓的医疗费用。降低药占比的政策下达后,为了完成药占比考核,医院医生也是创新了许多方法和措施。
药占比是什么?为何国家会如此重视药占比考核?
药占比就是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比列。通俗来说,就是病人看病的过程中,买药的花费占总花费的比例。药占比的公式是:药占比=药品收入/(药品收入+医疗收入+其他收入)。
由于新医改的核心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看病难的原因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太弱。看病贵也是因为民众反映难以承担昂贵的药价。为了解决药品价格的问题,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
但是,经过三年的时间,药占比下降,但医疗费用却上涨得愈演愈夸张。主要表现在:医保基金支出压力大。所以,药占比的下降并没有带来医疗费用的下降,即使药品使用量也并没有明显减少。
药占比考核出问题了?
在药占比实际考核中,虽然药占比下降,但是医药费用负担并未下降,医药费增长仍然高出了GDP,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
问题一:药占比考核刺激卫生材料占比提高
由于药占比的公式中,分子是药品收入,分母是药品收入+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医院在考虑降低考核药占比的同时,并没有考虑扣除卫生材料,导致药占比下降,卫生材料占比提高。
问题二:药占比考核推动了均次费用提高
药占比考核对于辅助用药及高价药的“回扣”约束性较小,以门诊均次费用上升较为明显。
问题三:药占比考核刺激药房托管或开药店
药占比考核,特别是药品零加成政策,导致医院管理药品的成本无法消化,财务托管方式或开办药店,想法子降低药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