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经济正加速成为新的经济形态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据统计,在2018年3月,全国168个国家级高新区,将大健康产业列为第一产业的超过50个。如下表:
国家高新区大健康产业50强
从2013年到2018年3月的5年时间,我国大健康领域企业从43.9万增长到198.8万。而2017年我国大健康从业人员数量较2016年下滑超过10%。
综上,我们发现中国大健康产业的两大趋势:
其一,产业链组织大量增加(5年增长3.5倍)。
其二,组织个体化、小型化越来越多。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的改革转型之中,供给侧改革为中国经济产业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大健康集聚发展”、“中小创新型企业领跑”,是下一步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创新要素获得便捷性,以及如何形成大健康集聚区创新资源的集聚,成为能否有效发展生物经济,以及进行生物经济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的关键。过去十几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并于2013年成为世界第二医药大国,但最近三年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整体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其中科研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转化弱和产业化能力差是主要因素。
中国大健康产业演进趋势
2017年全国新增生物企业31.8万家、技术驱动型比率大幅上升。中国大健康产业呈现4大发展趋势:
创新个体化:从数据可以看到中国大健康目前有大量小企业、小研发团队在快速增长。
服务规模化:关键节点的规模化企业服务,如:国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业从事CRO、CSO、CDMO、临床研究服务公司和产业。
资源资产化:社会资本的活跃支撑了弹性的金融体系,用以针对生物经济的创新金融和交易模式。
协同网络化:不管企业规模大小,都在往基于数据的大规模组织协同发展,产业链供需精准匹配、精准协作,从而实现充分共享。
全球大健康产业呈集聚发展态势,未来的中国生物经济竞争是跟世界区域的竞争和协同。未来的企业都是智能商业型企业,通过协同网络进行资源的获取,产业拉菲娱乐平台会是下一个产业发展模型。
我们预测,未来大健康产业的趋势:
一、企业规模会越来越小。
二、交易会高速增长。
大健康企业的痛点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每家企业的痛点都很多,细分下来会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经过归纳整理,总结为3大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