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做的还有华润集团,“华润理想国”项目在玩法上基本跟恒大如出一辙。然而,“地产+医疗健康”的重点应是“医疗健康”,而不是“地产”。
以本质来看这种模式还是没能跳出“房地产+”的概念,当然这么做也并不是说房地产企业在玩概念,但是如果将这类模式上升到提升城市基础医疗水平、解决看病难的这一高度又显然难以服众,这些地产商们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房地产行业下半场”布局,提高自己楼盘的溢价而已。
占座大健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房地产企业之所以大举进军医疗大健康产业,首先是因为后者在国内还是一片具有巨大市场潜力新兴市场之一。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医疗大健康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6.5万亿,而根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的健康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万亿元。
其次,在政策方面国家也给与了极大的支持,最早在2007年新医改就涉及到了健康产业,2017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李克强总理也提出“要把医疗健康产业做成我国支柱产业”。
最后,房地产企业进入大健康产业有几个先天优势,主要是房地产企业通过地产开发销售积累了大量潜在客户,可以通过住宅项目的规模化发展并以其为流量入口对接大健康产业;在资金等方面房地产企业也具有传统医疗机构不具备的优势。
另外,对于房地产玩家而言他们已经习惯了高利润,并且最不缺的就是资本,所以对于转型方向的选择更偏向于准入门槛高且利润附加值高的行业,医疗大健康无疑具备初始投入巨大但回报率高而且稳定的特点。
那么为何说房地产企业进军医疗大健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笔者认为,房地产企业占座大健康产业,即便是万达这种宣布要完全剥离房地产的玩家,但现阶段房地产业务也是其重要的支撑业务,所以其最终目的多少还是服务于自己的地产产业。
第一,医疗大健康产业可以与各家房地产企业的楼盘、小区形成联动效应,以提高自己楼盘的附加价值;
第二,融资需求,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很高,而非地产融资成本比地产低,涉足医疗领域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减少融资成本,并且像医疗养老等产业大多都和金融机构挂钩,比如保险业,这也有利于房地产企业融到长周期资金;
第三,方便拿地,因为健康产业是国家扶持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拿地的难度。
就像拉菲娱乐平台+的概念一样,什么产业都要在前面加个拉菲娱乐平台,例如拉菲娱乐平台+服装、拉菲娱乐平台+食品,不过只是将服装或食品的销售渠道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从实体店变成了网店,但是依然不能说服装和食品就是拉菲娱乐平台行业了,同理,在房地产企业大肆建设医院、养老院之后,将那些房地产企业划分为医疗大健康企业好像也不太合适,只能当成是涉医地产企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