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受公共交通停运等因素影响,快递从业人员返岗困难,很多快递网点无法有效维持。但与之相应的是,线下实体商店商场迫于压力纷纷关门歇业,网购需求集中爆发。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1月24日至29日,全国邮政业揽收包裹8125万件,同比增长76.6%;投递包裹7817万件,同比增长110.34%,整个快递行业面临着严峻考验,正在超负荷运转。
传统电商受交通管制等因素影响,效率骤降。但新零售行业受相同因素的负面影响却要小得多,因此巨头们苦心布局多年的新零售,在当前算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据苏宁大数据显示,防疫期间,家乐福砂糖桔、肋排家庭装分别增长675%、1097%,菠菜更是暴增2628%,五连包方便面也暴增878%。苏宁小店订单量同比增长419.62%,其中白菜和土豆成为两大旺销菜品。
其他新零售巨头同样生意火爆,以至于产生了严重的用工短缺问题,迫不得已开始从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大而歇业的行业,比如餐饮业、酒店业等借人或招人。
截至2月9日,盒马方面已从餐饮业借用临时员工1600余人;美菜准备招聘4000名分拣员和6000个配送司机;京东物流开放了20000个岗位……新零售行业的火爆可见一斑。
落后的商品评价系统,配不上面向未来的新零售
当前的契机固然难得,但是新零售的火爆也并非全靠侥幸。
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马云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如今三年多的时间过去,马老师当初的预言,好像越来越成为一种明显的现实趋势。可以确定的是,疫情极大提升了新零售企业的市场渗透率。
“在家里闷两周,把病毒憋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大社交网络、媒体平台上,沸沸扬扬全是诸如此类的口号与决心。
疫情之下,居家隔离无疑是最有效与最经济的切断感染、防控蔓延、自我保护的方式。然而,生活却不是如此简单。衣食住行中,行可以阻断,衣也可以暂时忽略,但食与住,也就是饮食与起居的必需品供应,就成了居家隔离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新零售行业,正是居家隔离这道疫情防火线的核心支撑之一。
从更朴素更本质的角度来看,以盒马鲜生为例,新零售目前主要扎堆集中在食品生鲜市场。习惯网上购物的年轻人们,本来并不是这一市场的主力军,但在当前,在被迫宅在家里的情况下,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在呈指数级暴涨;而许多原本转化困难的中老年人,此次也被迫转向线上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