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飘了五年的陈冬原以为,在年前裸辞,他完全可以从容应对。
去年12月份下旬,陈冬从原来的一家中型游戏公司离职。当天晚上11点钟,他在好友群吆喝了一声:“有啥工作机会想着兄弟。”
由于积累了太多负面情绪,陈冬准备好好过个年再重新出发,原本心理预期是休息一两个月时间。俗话说“金三银四”,对于职场老人的陈冬来说,拿几个offer并没那么难。
然而疫情的“黑天鹅”骤然起飞,不少公司延期复工,市场情况比陈冬想得要糟糕。从大年初七开始,他就开始了重复性的四部曲:刷招聘网站、找内推、改简历、等面试,但是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人的心态太容易崩溃了。”找工作的遥遥无期,让陈冬忍不住在电话那头爆了个粗口。
领英大数据显示,自节后第二周开始,求职已经开始呈现恢复趋势,目前职位浏览、职位申请等指标对比去年分别上涨7%和6%。与之相对的,则是招聘市场的缓慢复苏,2020年春招季的职位发布数量同比去年同期仍有20%-35%的降幅。
像陈冬一样,正在求职的职场人都正面临着一场变局。变局的背后,是市场的谨慎,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活下去。
牵一发而动全身,疫情中的求职者,不仅面临着计划被打乱,同时还衍生了诸多问题,比如僧多粥少,竞争加剧。
突然被疫情击中的职场人,都面临着求职这一大难题。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不会裸辞。”陈冬向锌财经发送了一个捂脸的emoji。
春节前,陈冬所在的项目小组面临着架构调整。“部门要合并。”各种各样的传言开始在内部流传。陈冬突然有些挫败,挫败的并不是自己的去留问题,而是对手头负责的项目感到惋惜。
最终,他选择了辞职。
离职后,陈冬也投了几家心仪的公司,陆续接受面试邀请,但是年前整个人处于极度松弛的状态。
但度过了那个阶段,眼下关于求职的焦虑,是实实在在的。
从年后开始,陈冬已经陆续投了12家公司,接受了7家面试邀请,但尚未收到任何一家的offer。“有些是回应没有那么乐观,有些是职位不对口。”他总结说。
在他的求职过程中,虽然不断有公司在陆续更新招聘需求,但更多的招聘需求已经被冻结。一些年前所看好的心仪岗位,也被默默关闭掉。
对于已经攒下一些积蓄的陈冬来说,钱目前还不是头等问题,最重要的则是职场规划问题。
大学及毕业后一直在杭州的陈冬,累积的人脉关系,资源更多聚集在杭州。目前除了杭州,他开始注意上海、南京的职位消息,但换个城市,对陈冬来说,生活和工作上,有太多需要重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