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萧条还有多远?
萧条(Depression)和衰退(Recession)都是用来描述经济收缩的概念,一般来说学界认为当实际 GDP 负增长超过 10% 或者经济衰退时间连续超过 3 年,那么可以认为发生了经济萧条,简言之,萧条比衰退影响时间更长,后撤幅度更大。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萧条并不常见,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从 1929 年开始,1933 年结束的「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那段时间,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值下降了 44%,失业率高达 30~50%,全球经济损失超过 2500 亿美元,比一战还要多。
那是人们第一次认识到,和平年代也能发生社会浩劫。
经济周期理论告诉我们波动一定会存在,不可能只涨不跌,但没人希望以萧条的形式释放压力。
这次新冠疫情会造成经济萧条吗?斯宾塞和陈龙认为前景还没有到如此悲观。
斯宾塞认为经济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关键的挑战在于怎样才能在加强疫情管控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经济的长期影响,保护好企业以及就业人员,这样等到疫情结束的时候才能够尽快复苏。陈龙认为,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要看在中国以外的主要经济地区疫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疫情后的消费恢复速度,很糟的情况是持续几个季度,而一切顺利且加上一些运气的话,也许到夏季结束就会出现经济复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