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3月10日有外媒透露,因为疫情,苹果决定推迟3月在美国举行的春季发布会,在此之前,富士康也被传出其深圳部分苹果代工厂内,产能恢复不足50%。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719.7万部,同比下降44%,其中4G手机1896.4万部,5G手机784.5万部。
一边是短时间内难恢复的产能,另一边则是疫情下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当减薪潮遇上新机上市潮,引发的思考是:在5G概念加持下,国产高端机会走多远?
从2013年4G引发智能手机兴起至今,国产手机也曾多次冲击高端机型,但因为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让不少高端机型昙花一现。
2014年,OPPO暂停了高端机型Find的开发,将注意力转投向中端R系列;vivo在2018年结束了以曲面屏为卖点的高端机型Xplay的更新,将重心转向主打年轻人市场的X系列。
用销量换市场,依然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产手机的选择。
2013年,小米发布主打低端市场的红米系列,当时有评论认为红米系列拉低了小米品牌定位,但正是红米系列把小米整体出货量提升到5000万台以上,并在2018年成功突破1亿台,小米因此跑赢了Sony、LG、HTC等高端机品牌,成为了四大国产手机品牌之一。
即便是华为,也用了很长时间来完成转型。为华为打开手机市场的旗舰机P系列和Mate系列,在几年内都维持在2000元以上的市场价格,一直到2017年,伴随着元器件成本上涨,这两款机型的价格才上升到3000元以上。
对于大部分急于转型的国产手机而言,市场不会给他们太多试错机会,尤其是在高成本的高端手机市场。在这方面,用独一无二的操作系统和强大的处理器来穿越各种“周期”的苹果或许是更实用的教科书。
“近两年来,部分国产高端机型在上市2个月后,降价幅度就达到了1/6~1/5。”在业内人士看来,国产手机的价格一直不稳,很大原因是迫于市场竞争,手机厂商主动下调价格。
因此,“价格”或许依然会是国产手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竞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