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集团高级副总裁罗立
“剧本非常的还原,基本上按照小说的原来设定和框架在进行了,但是做了一些合理改编,因为文字和剧是两个不同体系的东西。”阅文集团高级副总裁罗立总结了此次《将夜》改编的重要突破点。
在文学和影视剧的特性中,找到一种中和二者的表达,导演杨阳觉得应该解放思想,用创作团队擅长的影视思维去打造这部作品,“如果没有这样的解放,即便我们完全按照原著一个字一个字拍,也不会得到原著读者和广大观众的认可。因为这个是不同的,一个文学,是靠文字来照耀读者;还有一个是靠演员的表演,故事的讲述,电视剧声音、影像来表述作品”。
《将夜》导演杨阳
为了真正遵循影视思维去打造好《将夜》,创作团队投入了巨大的心血,用两年时间潜心打磨剧本。这种细致的修改,让原作的精华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现。
《将夜》的原著当中,故事体系非常庞大,每一个人物都有一条自己的故事线,而故事线之间又会层层缠绕。而影视剧叙事的精髓却在于讲透一个人物。因此,在剧版的《将夜》中,主要以宁缺为核心人物,聚焦其成长过程中的故事,但与其会有交集的人物也埋下了伏笔。
在已播的剧集中,观众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到宁缺作为梳碧湖砍柴人时,面对杀戮时的勇猛;也在与桑桑的相处中,流露出不一样的少年气。当得知能见到洞玄上境的吕清臣时,又有着对书院生活的向往。从宁缺一个人物出发,好友桑桑、渭城守将马士襄、幼时伙伴卓尔等人物身上的情节走向也被一一带出来。让全剧既有一以贯之的主干,又有丰富叙事的其他枝节。
杨阳把打造剧版《将夜》形容为文学作品的“下一代”,“它有父母的遗传基因,但不可能完全和父母长的一模一样,也应该有自己的精彩人生。”对于这种有着影视特性的改编,阅文集团高级副总裁罗立也十分认可,并预测这将是市场创作的整体趋势,“这次改编,我的印象是忠于原著。我觉得特别著名的作品,它们有大量粉丝基础,这种忠于原著的改编策略,可能是未来大家都必须要遵守的关键性原则”。